我认为人生更像是一场一个人的长跑。
说是一个人是因为哪怕某些路途中有亲人朋友伴侣的陪伴,但他们最多能给予鼓励与帮助,人生绝大多数事情都是要独自面对的,路最终都是每个人自己选择出来的。另外,人生漫漫,困难重重,不是简单的百米冲刺,而是一个长期的折腾过程,更像长跑。长跑意味着起点跑得快没用,得合理分配精力。
人体是一个“反脆弱”系统。但“反脆弱”是有限度的。能恢复过来,就是反脆弱,会变得更强大;恢复不过来,反而会变得脆弱。因此,休息和恢复与学习和训练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用一个公式表达,就是成长 = 训练/压力 + 休息。训练/压力太大而休息太少,人就会被击垮;训练/压力不够而休息太多,人就会因为刺激不够或缺乏动力而停滞不前。合理分配压力和休息,才能高效、持续地成长。
这对于身体与大脑都是适用的。对于身体,进行有针对性的、高强度的训练,然后休息,身体就会超量恢复,能接受更大的刺激。下次再重复这个过程,但略微提高强度,就持续不断地开启超量恢复,循环向上地提升身体机能;对于大脑,要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与难度,确保每次学习或者工作都是在稍微高出自己当前能力的水平上,这样不仅能对大脑给予适当强度的训练刺激,而且不容易厌倦或焦虑。
下面讲讲如何科学地休息,主要针对的是大脑。
#1.睡眠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睡眠了。它的作用不仅仅是消除疲劳,更重要的是让身体和大脑“成长”。睡眠要规律,以每晚7-9个小时为宜,具体长短因人而异,以不用闹钟、自然醒为最好。为了保证良好睡眠,晚上最好不要从事剧烈的脑力劳动。睡前不要使用手机、电脑或者iPad等电子产品。不要指望用打盹代替睡眠,打盹的作用仅限于恢复能量和注意力,且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2.定时短休息
一天中不要等已经感觉疲倦了才休息,而是要计划好定时的短休息,在一天的工作之中随时进行。有的研究说最佳间隔时间是每工作52分钟休息17分钟,也有的研究说是 50 + 7,51 + 9 等等,大体来说,差不多是工作不到一小时,就休息十来分钟。不过我认为,如果你每天工作时间很长,就需要更均匀更充分的休息,直接采用番茄工作法的“每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也就是 25 + 5 或许会更好。
注意,休息的这几分钟时间就不要再想工作的事儿了。要离开工作去做一些不消耗认知力的事儿。《科学休息法》提到的最关键的研究结果就是凡是看电影、看书、玩手机这种消耗精力的活动都不叫休息,它们只会让你更累。
其次,动起来比不动好,户外比室内好,活动肢体可以增加给大脑的供血量,而回到大自然中会对大脑产生明显的休息效果。例如可以散步五分钟,就算不正式散步,每隔一个小时站起来走几步的休息效果也很好。例如可以找个有树的地方接触大自然,而如果在室内可以通过窗户眺望一下远方的景色,甚至看大自然图片,也能对大脑产生明显的效果。
另外,找人随便聊聊天比独自一个人休息的效果好。可以把这个短休息用于社交,例如跟朋友聚会,聊聊天。
最后,可以在下午最困的时候小睡一会儿。小睡的关键是一定不能超过25分钟。一般的睡眠是有惯性的,睡着了不愿意醒,整个昏昏沉沉的时间很长 —— 但是20分钟之内的小睡就没有惯性。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可以用下面这张图表示 ——
#3.减少选项
人生任何阶段,确保只有一个最大的欲望来提供前进的动力,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欲望,太多欲望会使注意力分散。
无谓的纠结和生活中的各种诱惑,会极大消耗人的精力。要减少生活中的各种需要选择的场合,提前避开诱惑,这样能避免在选择和诱惑上耗能。
#4.冥想
学会冥想。它不仅能起到休息的作用,还能锻炼我们监控注意力的能力,另外有研究发现长期冥想可以抑制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让我们从大脑喋喋不休的底噪中解脱出来;有的研究发现冥想可以改变大脑结构——增加大脑主要负责工作记忆和执行决策的额叶皮层的大脑灰质。
找个不受打扰的时间,舒服地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深呼吸,体会肚子随着呼吸起起伏伏。意识始终只想呼吸,但不用刻意回避脑子里冒出来的想法,承认它,然后把它放走。从每天1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
#5.休假
好的休假就像充电,可以让人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有充沛精力。
身体训练上,即便每周都安排了好几天间隙供身体恢复,长时间训练也还是可能积累劳损,一般每2-3个月就需要安排一个恢复周,给身体放个假,期间不训练或者强度降低一半,以供身体进行深度的恢复。
大脑也是一样,即便每天都安排了密集的短休息,连续一周的密集工作也容易让大脑积累疲劳,这时候就需要给自己放半天到一天的假了,让大脑获得比较深的恢复。有条件可以每年都集中安排长达数星期的休假。休假的时候,要完全抛开工作。除了散步、回归自然、跟朋友聚会,还可以听音乐、洗澡,但是打游戏、半夜刷手机这些消耗注意力的活动,统统不行。
参考资料:
- https://m.igetget.com/share/course/article/article_id/84948
- 万维钢关于高手如何休息的清单
- 《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