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管理方面,多年前我做错了一件事,那就是想当然地认为有了手机,就把手表给扔了,直到现在我才幡然醒悟,这是个很重要的细节。
过去十多年的学生生涯,我的时间感都是建立在手表之上的,简单来说就是在手表看时间的纯粹、方便的基础上,通过一天非常多次的核对时间,大脑对光阴流逝有了颗粒度更细的感知,使得对一天能做多少事有了更好的把握,一天下来时间安排更加有的放矢,过得明明白白。这几年没有手表的日子,总感觉时间不受掌控了,但却不知哪里不对,当然不能全怪没手表,但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过去,假如一天做了N件事,我最起码会查看N+1次时间,这就是大脑该有的时间校对频率,对时间的感知力就是通过一次次的事件预期所用时间和实际所用时间而逐渐建立的。如果说时间也是一件工具,就像手术医生对各类手术器材的感知越精细就越能用好,对时间的感知力很可能也是用好它的关键。这一点是我近年在看完《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后想到的。
多年来经常看表的结果,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
他记下工作起讫的时间,误差不超过五分钟。
他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地消失不见,不会消亡;它变成了什么,总能查得出来。他由于做了统计,获得了时间。这是最实在的收获。
柳比歇夫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愈来愈精确。
小小的时间统计法变成了生活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结果,柳比歇夫的时间多了一倍。
依我看,时间统计法的灵魂并不在统计,而在于看表、记录产生的时间感知力,很多人践行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那就是用手表APP点击开始计时,然后做完一项任务点击停止,以此「统计了时间」。这种傻瓜式操作非常地简单,但将关注点落在了统计,却忽略了最核心的要点——训练时间感知,时间感知的训练才是这种方法的灵魂,统计不过是副产品。
真正需要做的是怎样的呢?
- 做一件事前看下时间
- 做这件事
- 做完这件事后要「估计用了」多长时间
- 查看「实际用了」多长时间
手机APP这种方便性(手指点击即可,柳比歇夫是纸笔记录)与看似更优秀的精确性(精确到1分钟,柳比歇夫是5分钟),实际上反而沦为了单纯的时间统计了。纸笔记录无形中利用了沉没成本效应,手眼的能量投资绑架让大脑对其更加珍重,而点击即可却让这种投资接近于零。而5分钟这种颗粒度恰到好处,就像合适密度的齿轮能更好地带动转动,合适颗粒度使得我们去估计时间有了合适的脚手架。如果用APP记录,本来APP记录就倾向于不去估计时间,过细的颗粒度更让这种估计难以落脚,因为颗粒度下相同时间的不断重复才能逐渐形成对该时间的感知。
例如,这次17分钟,下次23分钟,下次24分钟,这种1分钟颗粒度的我们认知上会将它看成三种时间长度,但一天中很难有这种相同时间长度的碰撞。如果上5分钟的,17分钟会归为15分钟,23、24分钟都会归为25分钟,后者是相同时间,大脑会知道,“哦,原来这两段时间是一样的,而前面那段比后两段少了一个单位”,更高频率地让大脑被动地去估计时间,而且这种需要“四舍五入”的步骤正好也能带动我们去主动估计时间。
所以,这样看,手机相对于手表存在明显的劣势。
第一,手机并不是纯粹的计时工具,足量查看时间的需求很容易转化为了过量查看手机,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我过去几年扔掉手表改用手机查看时间后,是本能地少看手机规避了注意力的分散,却也直接导致查看时间上的不足,逐渐从一个时常拜访时间的时间的朋友变成了一个不怎么看它的陌路人。
第二,手机在时间查看上没手表方便。
第三,手机缺少了去掌控时间的仪式感。
基于这三点,看时间方面,手机是很差的选择,一块电子手表加纸笔统计,就能轻松跑赢「时间管理」市场的大盘,看似简单的选择实则却是最明智的。
孤独大脑专栏的老喻曾写道:
销售“拥有感”,是许多商品的本质。其价格取决于该“拥有错觉”的用户焦虑度与制造成本。故奢侈品总试图提供高难度的幻觉。而不可能真正拥有物的占有替代品最贵,如时光(这方面的商品有:表、化妆品、整容、包养年轻异性、私人飞机等)。
而名表销售的可以看作是对时间的拥有感,这只是一个幻觉,实际上对时间的感知越强、使用得越好,才越配得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