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生活,近几年兴起了一波「极简主义」浪潮,倡导「极简生活」。这可能确实是此情此景下生活方式与心态上的一大进步,但是似乎留下了一个 bug,其问题在于这个「极」字。
百度百科对极简主义的定义(2020-10-04版)如下:
极简主义是生活及艺术的一种风格,本意在于极力追求简约,并且拒绝违反这一形态的任何事物。
我认为「极简」同「极乱」一样,都是复杂度天平上的极端。极简主义对如今过度浮躁的社会风气具有矫正作用,如网络时代下的事事凑热闹、对各种资料的收集癖以及对感情的贪婪等。但极简主义存在矫枉过正的嫌疑,因为极简也容易导向另一个极端——完美主义——固执地一定要清空所有的杂物、所有的烦恼、所有的欲望,与一切都断舍离。
我们的确存在过度复杂化的倾向,但面对人的差异性,每个人所需要的简化程度是不同的,极简主义并不适合每个人,反而只适合少部分人。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极简的生活」,而是「简单的生活」,「简单」二字是自带「相对性」性质的,因为每个人认为的简单都不一样,想着「我要简单的生活」,做起来时会以自身过去的复杂程度做比较,进行简化。这样能避免「极简主义」口号下「过度简化」的倾向。
简单生活[1],确实能让人过得更幸福。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我们生活中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物品。如果对比古人与现代人拥有的物品,估计现代人的生活物品比古代皇帝还要繁杂。请你带着客观的态度思考一下你的个人物品:
有哪些对于目前的生活丝毫没有用的?
有哪些是跟风买的?
有哪些是在商家的宣传下「植入了购买意念」买的?
有哪些是一时冲动下单的?
...
你真的需要它们吗?如果其实少了某些物品也丝毫没有影响,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你还保留它们呢?
花了钱,舍不得仍?
充满珍贵的回忆,舍不得仍?
怕以后还需要?
...
这些原因中哪些不合理,又有哪些真的合理?这样思考之后,希望你能有所发现。
对「购物」这件事我们应该要非常地谨慎,它是一种做起来爽但其结果很容易不爽的事情。首先,购物意味着耗费一定的「时间+金钱」,而且二者相加大致守恒,即如果货比三家领券寻实惠,则金钱花费更少而时间花费更多,反之亦然。其次,购入过多物品也会导致生活变繁杂,因为每一件物品都在我们的记忆里占有一席之地,多一件物品就多损耗一份注意力。而买入大量非必需品实际上是在用有限的金钱喂养无限的欲望,对于非必需品,最省钱的不是一年一度的打三折,而是「不购买」。最后,物品的处理又会成为问题,真金白银买的,但要处理时却发现左右为难,卖出时的廉价、对物品的感情、日益拥挤的房间等考量因素交织在一起,再次耗费心理能量。
而抑制住一时爽的冲动,只买必需品,随后获得的才是真正的幸福。只买必需品不仅意味着满足了合理的需求,而且意味着金钱花得少,有更多的财富剩余投入到其他重要的事情。只买必需品也避免了很多购入物品、打理物品和处理物品时耗费的心理能量。只买必需品充分发挥了金钱的价值,让人感觉心理踏实,甚至让人觉得自己花钱花成了艺术。
当然,也要区分你所认为的“必需品”是否真的“必需”,不然“必需品”也会堆砌出繁杂。目前,我发现物品购买严重过度的领域有两个,分别是美容品和保健品。大量只是人群「相信有效」但从未被证实的物质被排列组合地生产出各种护肤品和保健品,经过广告宣传,被推销出去。而一些刚被初步证实「可能有效」还需进一步研究其安全和有效性的物质,也被商家蜂拥抢先应用于新产品,进行新一轮的推销。结果,很多女人化妆台前充斥着各类高价的虚假宣传的护肤品,很多老人自己购买和被送了大堆无用甚至有害的保健品,很多孩子「被服用」各类号称可以让人变聪明的无用或影响微乎其微的保健品。
但其实,已成共识的科学有效的皮肤管理方式反而是简单的,只需要一瓶洗面奶、一瓶保湿乳和一瓶防晒霜即可。而科学有效的健康管理方式同样是简单的,即便做起来难,但别无更好的选择。
皮肤保养 = 清洁 + 保湿 + 防晒
健康管理 = 避免慢性自杀 + 合理的饮食 + 适当的锻炼 + 良好的心态
如果说各商品抢占的是「国民总收入」,那各手机APP抢占的则是「国民总注意力」。对下载手机APP这件事也应该要非常地谨慎,最好先明确它的用途,适用范围,可能带来的问题等。手机里各APP互为竞品,都在想方设法地抢夺你宝贵的注意力,加上国内软件的流氓气息,如各类弹窗广告推送,管理一大堆APP同样非常耗费注意力。注册的各类中心化平台账户越多,活动越活跃,也就意味着你的信息被越多商家掌握以及掌握得越透彻,你将越来越难远离广告的炮轰。我们最好定期将不用的APP卸载、不用的账户注销,以及找找什么APP能顶替多个APP,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减少APP的数量。此外,任何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都应该选择良心手机以及善用手机的应用权限管理,恰当地阻止各种无用的推送。
正如「简化生活」的目的是「生活」,「简化」只是手段,不应该把它当成了目的导致落脚点成了「极力追求生活『简约』」。消费、使用手机等行为的「目的 」 也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但它们本身也只是「手段」,不应该成为「目的」的阻碍,不应该因为「手段」而忘记最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