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上一波“应阳尽阳”的快速过峰模式中,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我国居民的大约8成被感染,根据中国CDC的病毒测序,主要毒株是BA5.2和BF7。
[1]◎ 大陆第1波疫情阳性变化图
随后我们迎来了长时间的平静期。
有博主在1月6日就根据与大陆感染模式相似的香港的感染数据进行简单推演,得出大陆的第二波将从4月6日起步,至6月25日达到峰值,现在看来,非常精准。
◎ 香港1-3波日新增病例
◎ 中疾控周报检测阳性率4月6日首次翻倍
◎ 用股票对冲心情
根据香港数据可以预见,从第二波开始,就再也没有平静期了,进入永不停止的一波接一波,而且第三波与第二波间,大陆这边镜像时间是第三波峰值将在23年10月21日,中间仅间隔4个月。
现在处在的第二波的爬坡中。感染者一部分是之前没阳的查漏补缺,另一部分是首阳过后抗体效力降低而陆续二阳的。
请高度重视并做好防护。
#二、重视
共存派言论真是害人不浅,如果你听信了共存派所谓的“小感冒”的言论,恐怕第一波就生理和心理双重破防了,不仅在预期症状的反差下更加恐惧,甚至退烧药都没有提前买好。
长时间的平静期下,我们大多数人以为疫情已经结束了,或者即便再来也表现得非常淡定坦然,一是人类心理机制会选择性地遗忘掉痛苦的记忆,二是因为它似乎从未知变成了已知,症状都看得见,阳后也似乎痊愈了。
但是,新冠对身体潜在的危害却是不为大多人所知的。感谢中国的大政府,将新冠在中国的进度延后了3年,让我们可以从容地摸着欧美过河,各种防护手段,后遗症数据一应俱全,欧美新冠元年是2020年,中国的新冠元年2023年,欧美的现在,就是我们的3年后。
英美现在总人口的2-3%生活严重受长新冠影响(因新冠残废),总人口的4-8%生活一定程度受长新冠影响。那么中国3年后,就是2800~4200万人因新冠而残废,5600万~1.12亿人因长新冠而影响生活。
#1.免疫系统
首先,新冠和艾滋病类似,会攻击人的免疫系统,导致B细胞/T细胞数量低下。
[2]◎ 新冠攻击免疫系统
从协和的一个研究看,坏消息是T细胞不可逆减少,好消息是不可逆减少貌似只发生在重症和危重症。
[3]◎ 协和的研究
但是,就算在非重症下T细胞可以恢复,但免疫系统也需要6-24个月的恢复期,如果在免疫系统还没恢复时,就再次阳了,免疫系统就更拉胯了,可能很不幸某一次感染会特别严重或者之后有非常麻烦的后遗症。
中国今年初在应阳尽阳后,刷出了历史上最高的流感峰值,把历史第二高远远甩在后面,流感+合胞RSV+诺如,各种病毒大爆发,就是因为大家的免疫力都变差了。
美国的一项发表在22年11月10日的《自然医学》杂志上的研究[4]显示,与第一次感染该病毒相比,再次感染新冠的死亡、住院和严重健康问题的风险明显上升,这与疫苗接种状况无关。研究人员发现患有反复感染新冠的人,死亡率是没有再感染的人的两倍,住院率是没有再感染的人的三倍。此外,重复感染的人患肺部疾病的可能性是感染过一次病毒的人的31.2倍,患心脏疾病的可能性是感染过一次病毒的人的3倍,患脑部疾病的可能性是感染过一次病毒的人的1.6倍。该研究表明,风险似乎随着每次感染而增加,人们应该尽最大努力防止反复感染。
◎ 美国的研究
总结就是新冠像是小艾滋病,会像艾滋病一样攻击免疫系统,阳的次数越多,免疫力越差,身体越差。
#2.肾脏
新冠病毒ACE2受体在人体中分布广泛,特别是肾脏中的ACE2受体表达水平很高,而且肾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更糟糕的是,肾小球纤维化死亡不可逆,使得阳后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不能恢复,是永久下降的身体指标。
假设我们出生时肾小球滤过率(也就是之后提到的GFR)的血条是100分,随着年纪增加慢慢出现不可逆的损耗,到40岁时可能是90分,60岁时是70分,而每阳一次,血条减好几分,多阳几次低于60分就得肾病了,再急性肾损伤几次低于20分要做肾透析才能维持生命了。
后遗症研究巨佬Al-Aly对此进行过研究[5]:
他找了9万新冠感染者和164万阴性对照组,主要考察了AKI(急性肾损伤)、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降幅、ESKD(终末期肾病)以及MAKE(主要不良肾脏事件)等四个肾功能相关指标。我们主要看eGFR。
人体正常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大于90毫升每分钟的。
如果低于60,则出现了明显肾损伤,而如果低于15,则需要做肾透析了。
这篇论文的结果是,感染6个月后肾功能遭了很大的罪:
急性肾损伤的发病风险增加接近一倍(aHR 1.94);
eGFR出现不同程度跳水的风险,增加三成到六成不等;
终末期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快两倍(aHR 2.96);
各种主要不良肾脏事件的出现风险增加接近七成(aHR 1.66);
以上风险的增加程度跟新冠病毒急性感染期的严重程度相关;
不管是轻症、中症还是重症病例,感染新冠病毒之后eGFR降幅都会加速。
相对于对照组,eGFR的降幅如下:
即对于无需住院的轻症,eGFR都要额外跳水3.3,而正常衰老过程中正常人的eGFR降幅是不到1,所以,得新冠的第一年,肾脏大约额外老了3年。对于更严重的情况,衰老更多。
#3.其他身体部位
详情可见新冠后遗症都有什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和应对?超6000字长文深度解析 (qq.com)。
除了肾脏、大脑等外,大部分系统和器官还是可以回血的,但回的快慢速度不一,而大部分人的感染间隔,小于回血时间,也就导致大部分人随着感染次数的增加,身体状况螺旋下降。
一阳与二阳高峰间隔时间比较长(约半年),而且奥密克戎抗体比之前疫苗的原始毒株好,因此二阳普遍比首阳轻微,恢复时间也快,但二阳高峰后可能就再也没有平静期了,而且一峰接一峰,间隔也短,身体也容易逐渐变差。
日本的情况如下,死亡人数看起来一峰比一峰高:
[6]◎ 日本从20年1月3日至23年5月31日新冠感染数与死亡人数
后面的症状很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后续应该尽量不阳,尽量拉长两次阳的间隔,给免疫系统足够的恢复时间,这样对身体和减寿影响最小。
#4.减寿
根据Our World in Data的数据[7],2019年至2021年,全球普遍国家的预期寿命都出现了大幅降低。
◎ 全球各洲预期寿命
印度的预期寿命从2019年的70.9岁下降到了2021年的67.2岁,而我国因为疫情管控得以晚3年进入疫情乱纪元,在22年前预期寿命基本上一直在增加。
◎ 主要国家预期寿命
在同一个国家,富人与穷人减寿却大相径庭。以美国加利福尼亚 2020和2021年数据为例,在这篇论文中发现,
◎ 2015-2021年美国加州收入与预期寿命的关系
这图纵坐标是预期寿命,横坐标是收入百分比。越穷的人(上图图标左边),2020和2021年(绿色和红色线)减寿越多,最穷的人,这两年人均减寿5.1岁;富的人(上图图标右边),寿命受新冠影响最小。
看美国全国的数据的话,
同为黄种人,但更穷的印第安人两年人均减寿6.6岁,而亚裔则为2.1岁。并且新冠不止导致早死,还导致身体变差,失能期提早。
新冠前加利福尼亚富人寿命87岁,穷人寿命77岁,新冠共存5-10年后,富人可能减寿2年,80岁失能躺在床上,85岁死亡,失能期5年,穷人可能减寿12年,55岁失能躺在床上,65岁死亡,失能期10年,这还是假设穷人10年失能期有人照顾。
美国新冠2年,人均阳3次,人均减寿2.8年,平均阳一次减寿一年,这难道不该重视吗?
想和富人一样,从55岁到80岁,多健康地活25年吗?那就学学富人怎么防疫。
#5.富人的重视
富人豪宅里看不到,就看看公开场合。
达沃斯论坛上,大佬接受采访时,每个人旁边都有一个空气净化器:
拜登为了一次体育馆内的临时演讲,把体育馆窗户拆了,装大型的空气净化通风设备:
美国二代们,学校里用的是超大型的空气净化通风设备AHU 500:
富人减寿最小依赖的是信息差与抗疫装备。美国的物资与生产力无法满足所有人都配备应有的防疫装备,当大多普通人不重视时,美国富人偷偷地全副武装起来了。
#三、防疫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防疫呢?是不是不是富人就享受不到相同效力的防疫装备呢?
不是的,我国是工业大国,产业链齐全,规模效应大,使得我们用很低的成本,就能享受和美国富人同通风量的净化设备。此外,漫漫抗疫之路,如果防控措施太复杂,大幅影响生活质量是不行的,我们需要用最低成本与麻烦程度获得最大的防疫闪避效果。
先说下防疫的基本原理。
首先是病毒方面的尺寸问题。
新冠通过呼吸道感染,不通过消化道感染。物体表面病毒量少,95%以上的感染都是通过气溶胶。新冠病毒本身虽然只有0.1-0.5μm,但不会单独存在,90%以上都是附着在7μm的大颗粒上,而N95指的是对0.3μm颗粒过滤率95%,对大颗粒物过滤率更高。
其次,吸入少量病毒,哪怕没有特异性抗体,免疫系统也可以消灭,要超过一定数量才会感染,并且感染时吸入的病毒量越多,就等于病毒倍增的时间越短,免疫系统动员的时间越来不及,所以症状会越严重。而一般戴口罩存在一个泄漏率的问题,哪怕带着口罩且气密性良好,如果与阳性患者共处时间达到一定时间也是可能感染的。
例如,根据以上图表,阳性不戴口罩,你戴N95且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平均感染时间上是2.5小时,如果没有经过气密性测试,可能就只有1.25小时了。也就是说,当病毒浓度高时,N95都很难防住,更别提普通医用口罩了,平均感染时间只有30分钟。
另外,是空气净化器的知识。空气净化器可以通过风扇将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吹入滤网过滤出不含病毒的洁净的空气,然后被我们吸入肺部。不同的滤网过滤效果不同,例如H12滤网对0.3微米的微粒的过滤率为99.5%,而H11则为95%。而病毒量集中在5微米以上的大颗粒,所以H11滤网对病毒过滤率能达到99.8%以上。而H12滤网对病毒过滤率只有微小提升(99.8%到99.98%),但是H12滤网对风阻更大,因此风量会降低30-40%,没有必要。
最后,是病毒在很多表面都能存活几天到十几天,在外面带回去的东西要消毒。
#口罩
如果在外面,建议全程佩戴N95打底的口罩,日常足够。如果有条件,建议佩戴高一级别防护的装备——肺保(正压呼吸设备)+支架口罩,这样偶尔碰到意外情况,威胁上升,也不至于破防。
为什么戴了口罩还是阳了?你做了气密性测试吗?任何任何口罩都有气密性(漏气)问题,同样一个好的口罩,正确佩戴可能漏气1%,错误佩戴可能漏气50%,但遗憾的是,平时走在街上,看到好的口罩+正确佩戴的人,大概只有1-2%,并且谈话脸部肌肉活动,导致口罩位移,会进一步增加口罩泄漏率。
正确佩戴N95口罩,一定要做气密性检查。双手扶着口罩,用力呼气、吸气,应能感到明显的阻力,口罩表面有起伏,鼻夹及面部帖合处不漏气。否则就要调整头带的松紧及位置,确保严丝合缝,密不漏风。
N95口罩佩戴过程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头部运动,少说话。头部及颜面部大幅度的运动也会破坏口罩的气密性,导致防护失败。N95口罩佩戴严密的一个标志就是感到呼吸困难,不想多说话。假如您戴上口罩还可以唱歌,跳舞,那一定是气密性出了问题。[10]
可以看视频:手把手教你戴N95口罩
这里推荐购买支米的支架口罩,效果不错,呼吸比一般的N95要顺畅些:
长期处于高浓度病毒气溶胶中,例如隔壁工位阳了,不断喷毒,即使正确佩戴口罩,也会有一定的漏气率,例如1%,因此你口罩内病毒的浓度,你阳的概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增加。在同一个房间内,阳+阴 都不戴口罩,阳 戴口罩+阴 不戴口罩,阳 不戴口罩+阴 戴口罩,阳+阴 都戴口罩,不同的排列组合,戴口罩能明显延长50%概率感染的时间,但哪怕是都戴口罩,8个小时后还是会达到50%的感染概率。所以在高浓度病毒气溶胶场合,包括但不限于旁边工位阳了,家人阳了,火车/飞机 等人员密集场所,单独口罩加的闪避是不够的。一定要有空气净化器,来降低气溶胶浓度。
#空气净化器
在外面,目前看只有壹命科技这款便捷式空气净化器,才同时具备便携性与高净化量(高CADR值):
这个是充电宝或电源供电,可随身携带,可以带上飞机。工位阳了,家人阳了,火车/飞机等人员密集场所,平时插上电源开12-16v,降低病房病毒气溶胶浓度。或者在外吃饭不得不摘口罩时,可以用它连充电宝用9v对着脸吹,确保吸入空气都是经过过滤的,PM2.5=0的洁净空气。
有人可能会问,怼脸吹,由于伯努利原理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两边未经过滤的空气反而会由于压强问题流向脸这边,导致风险更大怎么办?这个问题不大,滤芯吹出的是层流,能稳定吹比较远,但边缘空气都会逐渐混合,所以要这种6面高抗压风扇做成的净化器,吹出的洁净空气柱够粗,边缘混合了一些,剩下的还是够粗。
如果你住在城市,家里每个房间还要有个高净化量的空气净化器,来解决下水道气溶胶等情况。家里家里如果有人阳了,阳人房间一定要有空气净化器,过滤病毒气溶胶。
目前空气净化器主要有三类,便捷式就是上面说的这种,优势是体积最小,电池供电可以带出去,适合堂食、差旅、看牙、办公室工位等高危场合,便携式在很小的体积内,6风扇做到1060的CADR(每小时净化1060立方米空气),代价是噪音较大,在家里客厅用,建议开9-12v档(CADR 662~798),卧室睡觉开3.6~6v(CADR 256~460)。
第二种是大型固定式(FFU),家里尤其是卧室使用,既要CADR值高,又要噪音小,既要又要,有办法吗?有的。要噪音小,风速就要小,又要CADR大,那就只能加大滤芯了,把便携式的滤芯放大5.7倍(42*28cm到117.5*57.5cm),厚度放大2倍(2.5cm到5cm),滤芯体积放大11.5倍,就得到了FFU。如图市面上这种:
市面上这种CADR值才1000多,并且噪音巨大,还不如上一款的便捷式。
淘宝上壹命科技已经推出用了高效风机+低阻H11滤芯+加厚滤芯到5cm的FFU,详细介绍可点击这里。
有巨大的滤芯面积(0.68平方米),使得达到2000的CADR,风速只要较低的 0.82米/秒,噪音很小。不在乎噪音,全速开时(例如家里有阳性病人),CADR甚至能到3000。同时滤芯体积放大11.5倍,也使得滤芯的容尘量更大,寿命更长,即使在PM 2.5在100左右的北方,也能使用更长时间。给家里老人用,换一次滤芯能用一年以上,很方便。
低噪音FFU是家庭防疫的中坚力量,之前有很多人用厨房用鼓风机做CR-BOX,做出来噪音巨大,严重影响生活。任何防疫手段,都要不降低生活质量,不然无法长期持续。我们的目标是:又要防疫,又要爽。
FFU的劣势是体积较大,124cm高*57cm宽*24cm厚,有的人房间小,没地方摆这个大箱子,所以我们也出了一个半尺寸版FFU,滤芯面积/风机功率/风量 都是全尺寸的一半,74cm高*46cm宽*24cm厚,小巧很多。
大部分人的卫生间都很小,哪怕半尺寸版FFU也放不下,而卫生间又是气溶胶传播的高危场所,各种下水道,洗手池,浴缸,马桶,都可能传来楼上楼下阳性的气溶胶。这时候就需要第三种小型固定式(CR-BOX)了。CR-BOX和便携式一样,使用14cm 3000转风压扇,但风扇厚度更大,能吹出更高风量。并且CR-BOX用4片滤芯围成了一个正方形。
因此在同样风扇数下,CADR比便携式更大(当然体积和重量也更大,不好便携)。但CR-BOX体积30*30*30cm,还是比FFU小很多,就算在卫生间,找个角落也能塞下,实在没有地方,因为CR-BOX比较轻,墙上粘一个免打孔隔板支架,也能放。当然CR-BOX体积小了,噪音就没FFU这么低。另外CR-BOX的一个优势是物美价廉:单位CADR的价格,是三种中最低的。
所以最佳的方案,就是根据不同情况用不同的型号,例如:
① 卫生间里位置小,不在乎噪音,用CR-BOX。
② 客厅要守门,防止楼道气溶胶飘进来,对噪音不敏感 就用全尺寸FFU+开较大风量。
③ 卧室要静音,用全尺寸FFU+开较小风量。
④ 其它房间,用半尺寸FFU,土豪也可以都用全尺寸FFU,同样风量下,噪音更小。
⑤ 堂食/差旅/看牙/脸部护理/车内,用便携版。
⑥ 办公室工位,对脸吹用便携版,有空间的,进一步加上CR-BOX,乃至半尺寸/全尺寸 FFU来降低环境气溶胶浓度。
以上是最优最轻松的方案,家里全部净化,在家不用戴口罩,几乎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只需花费两三千块。
想省钱的话:
如果生活在城市,但独自生活的话,口罩+1台便捷式就够用了,个人房间用12-16v进化,出房间戴好口罩。最好自己做饭,如果实在要出去吃就把便捷式带上,边吃边吹。
如果是跟不防护的人同住一个标间,可以用便携式,晚上睡觉调9v对脸吹,可以大幅降低吸入气溶胶概率,再加一台开12-16v,放两人之间,降低环境气溶胶。
如果生活在农村(人员稀疏+无下水道问题),即便几个人生活,买几台便携式也就够用了。如果家里有人阳了,恐怕需要加一台FFU了。
#消毒
如上所述,由于病毒在很多表面都能存活几天到十几天,在外面带回去的东西要消毒。回家后,请先消毒手,用紫外线消毒箱,消毒手机等随身物品,换居家服,外出外出衣物挂紫外线+臭氧消毒柜消毒,最后再消毒一次手。
外出回家后正确流程:
- 消毒手
- 用紫外线消毒箱消毒随身物品
- 换居家服
- 外出外出衣物挂紫外线+臭氧消毒柜消毒
- 再次消毒手
出去戴着口罩,脸上痒,想抓脸止痒,应该怎么做?
口罩内是洁净区,手在外面是污染区,污染区要接触洁净区,要先消毒。先用随身携带的小瓶酒精免洗凝胶消毒手,然后手才能伸进口罩抓痒。
任何移开口罩的行为,例如抓痒,做核酸,机场刷脸,安检员检查口罩内,都要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气+摘下口罩+尽快完成。把口罩戴回时,缓缓吐出憋的气,把刚才进入口罩的污染空气排出去。
外出接触口鼻脸正确流程:
- 小瓶酒精免洗凝胶消毒手
- 深吸一口气
- 憋气+摘下口罩+尽快完成
- 把口罩戴回时,缓缓吐出憋的气
口罩使用后,表面可能沾染了大量病毒,是最危险的污染区。但一个N95戴一天完全没问题,用紫外线等方法消毒的话,戴一周也可以。主要是换口罩时要切记,不要在充满病毒气溶胶的办公室等地方换,而是要在净化了的地方换,而且摘下口罩时手不要去摸到口罩表面,摘下口罩后,手要做消毒。
摘口罩流程:
- 先用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
- 摘下口罩(不要碰口罩表面)
- 手消毒
- 戴上新口罩
防疫是个系统工程,光指望一个环节,一件装备,是肯定不够的。不要看上面好像知识点很多,内容步骤很繁琐,其实在学习了解后,就像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形成肌肉记忆,就很简单了。抗疫钉子户除了比躺平派多活10年,多健康20年,平时要多带一些设备,回家要花3分钟消毒外,生活质量/享受上和躺平派没什么区别。防疫方法对的话,装备准备好后,一天也就多花10分钟,不辛苦。
#疫苗
神舟4价效果不错,之后各地神州4价疫苗如果本地推出了话,可以选择打。
当然,如果你做好了上述防疫的系统工程的话,这步是可选的。做不到的人一定要去打。
#四、总结
新冠防护是个遵循可验证性的系统工程,在家靠大净化量(高CADR值)的空气净化器,在外靠气密性好的口罩、正压呼吸设备,不能戴口罩的少数场合,(例如堂食、看牙、差旅),靠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确保确保吸入的100%空气都是过滤的,PM2.5=0的洁净空气,那自然就不会阳。
防疫不是100%不阳,是比别人少阳90%,是大幅减少阳的次数,给身体和免疫系统足够长的恢复期。不要因为12月防疫了,但破防而气馁,任何防疫手段,长期一定能降阳的概率,并且12月这种全民都阳,到处都是病毒的情况再也不会出现,以后的防疫难度低得多。
新冠和艾滋病一样,都是单链RNA病毒(变异快),又能攻击免疫系统(难对抗),艾滋病从发现到现在40年了,也只能通过鸡尾酒疗法抑制,新冠也要做好40年没特效药的最坏打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如果医学没法解决新冠的话,估计以后一辈子都要戴口罩了,就像因为霍乱的存在,一辈子都要喝烧开的水、饭前便后要洗手一样 。虽然一直呼吸洁净空气对免疫系统并不完全好,呼吸道免疫常备军得不到相应锻炼,但没办法,只能做权衡取舍了,这一切的结束等未来的医疗进步吧。
防疫和读书类似,好处都是长期才能看到,不防疫的后果,要么是:几十年后的早死10年,早失能20年,要么是:不一定抽到的后遗症,要么是:慢刀子割肉的身体变差。我们倾向于只能被动吃生活的苦,被动吃的苦,多苦都能吃,但让我们「主动」去吃任何苦,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主动」的苦不想吃,这就是人性。
23.05.31.起笔
23.06.01.完成
甘同学
-
Full article: The unreversible reduced but persistent activated NK and CD8+ T cells in severe/critical COVID-19 during omicron pandemic in China (tandfonline.com)
-
Repeat COVID-19 infections increase risk of organ failure, death –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St. Louis (wustl.edu)
-
Japan: WHO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Dashboard With Vaccination Data | WHO Coronavirus (COVID-19) Dashboard With Vaccination Data
-
Vital Statistics Rapid Release, Number 023 (August 2022) (cdc.gov)
-
How coronavirus compares to the world's smallest particles |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orum.org)